与此同时,冀东区也实施了秋季"反扫荡"作战,毙伤俘日伪军约600人,攻入马兰峪金矿。
这接连反"扫荡"的胜利,标志着日军"蚕食"、"扫荡"政策的彻底破产。从此,日军再也组织不起对边区中心区的大规模"扫荡"进攻了。
多种举措成功冲破经济封锁
1944年的一天,春光明媚,担任前总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部政治委员的周文龙,到八路军总部请示工作,正遇上北方局和总部领导人邓小平、滕代远、杨立三等带领机关各部部长们在锄地。
时任总部副参谋长的杨立三看到周文龙走近地边,就指指地上的一把锄头,对周文龙说:"老周,来得好,先锄一趟再办公!"
周文龙二话没说,就高兴地拿起锄头,锄起了地来。很快,周文龙锄了一大片地,才在田坎上坐下,把图表、材料摊在膝盖上,同杨立三一起办起公来。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的首长需要运筹帷幄,指挥各个根据地、各种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真可谓是日理万机,他们怎么也抽出时间从事生产运动呢?这还要从我党敌后抗战所面临的极端困难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