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杨嘉谟看到和感受到的应该也是一样,甚至更为深刻吧!杨嘉臣想。他们两兄弟本不在一个卫所守边,同为世袭军职,同年进了军中,起点一样所得却终有差别。杨嘉臣不得不承认,祖父眼光是真的了得,杨嘉谟才华横溢文韬武略非常出众,还不到二十岁便荣升为正三品的卫指挥使成为杨家将后代中传奇样的人物,而自己升任镇抚还是在不要命的一次次冲锋陷阵中才得来的,可见杨嘉谟付出的比他是多多了。
这时候,杨嘉臣彻底相信了祖父的断言,杨家未来的希望和荣辱确确实实都系于杨嘉谟身上。对此,他没有嫉妒,更没有不服,浴血洗礼过的人才明白疆场的残酷,本事越大的人职责和肩上的担子也就越重,他确信。
若没有这次的灾祸,没有侯太监的恶意加害,庄浪一战便不会那么惨烈,秦指挥也不会白白的牺牲。如果不是那种情况,杨嘉谟也不会情急之下擅离职守私动兵马去援助他。要是杨嘉谟不管不问这件事,他现在还在指挥使的位子上干的好好的……他这样做的后果他一清二楚,自己也是再明白不过了。可是,杨嘉谟却不顾后果的做了,这才落得削职充边的下场。而自己,如果对庄浪卫的安危不管不顾,那他杨嘉臣啥事都没有,正如杨嘉谟所言,他现在应该升任千户了……